在这次咖啡时间系列,我们与同声传译团队畅谈,倾听他们分享作为同传的幕后花絮。
什么是同声传译? 同传出席会议,一般坐在会场后方的房间里,对着麦克风说话,而观众则戴着耳机聆听译者讲话。同传在一丶两秒内将讲者的发言译成另一种语言,让观众能够即时听到内容。
同传如何做到以上的工作呢? 有些同传受过专业训练,累积多年实战经验,并需要投放时间搜集资料和钻研某行业的题材。
可以想象得到,同传所需的技能有别于连续传译。连续传译是指讲者说完一段话,停下来让译员译成另一种语言。在这情况下,译员仍有时间向讲者核对资料(例如复杂数据),或者在未能清楚听到讲者说话等情况请求讲者复述。
为何说同声传译难度高? 译员出席专题研讨会,事前只可估计嘉宾将会讨论的话题。可是,实际上,嘉宾可能会讨论另一个题目,务求为观众带来新鲜感。
英语-普通话同传团队其中一位译员与我们咖啡短聚,便谈到一个经历。
「会议主题与保险业有关,所有材料都是关于保险。但是,研讨会期间,观众反而对中国发电厂的发展和投资更感兴趣,结果随后的讨论便围绕这个主题。如果译员以前没接触过发电厂议题,本身欠缺发电厂的基本知识,又不熟悉相关专门用语,加上只可在两 、三秒内译出意思,这将会一团糟。」
「胆怯的人绝对干不了这个任务。一旦分散注意力,根本听不到整个句子,也没可能要求讲者重复。 讲者一直谈话,但由于观众听不到译员说话,跟不上讲者的节奏,只会盯着译员。我曾经见过一个同传因此吓哭了,最后我接替她完成剩下的传译。」
换句话说,无论讲者在研讨会说什么话题,观众应明白译员事前已尽力研究及准备,不过很大程度取决于译员是否对话题充满信心。
请留意下周博客..
我们很高兴为你根据你文件内容、时间和预算提供独特的翻译服务,只需要直接联繫我们!
我们喜欢与你分享我们的见解。我们的见解同时有英文(请按这裡)、繁体中文(请按这裡)和印尼文(请按这裡)。
Leave a Reply
你的信件会完全保密